[其實,我們有好多奧運國民兒女!]
昨天很多關心奧運的朋友多了一位金孫、寶貝兒子(雖然林昀儒都還有銅牌戰要拚),台灣四年一次的奧運熱,真的是溫度越來越高了!這是好現象。
在大賽奪牌的選手成為英雄明星,每一位都是國家的驕傲,不過,體育戰場上有利益就有作弊,有作弊就有遺憾,今天來回顧一個2018年我自己處理的奧運金牌案例~遲來的金牌陳葦綾教練。
陳葦綾教練是2008年北京奧運舉重項目當時的銅牌國手,事隔將十年才把前兩名都吃禁藥的公道討回來,我在龜山有幸參加了她追頒金牌的感恩餐會,大家可以想像,如果是2008當年就奪得金牌(也應該是金牌),場景的差距有多大!
陳教練足足委屈了十年,金牌在手時,已經從選手變成教練。
我處理的陳情不是追回金牌,而是討回金牌後,國光獎章獎金的追認問題,陳教練和體育署努力很多年,有理講不清,終於在餐會上遇到一位素昧平生,而且好奇心很強的立委。
這也是我認為很經典的陳情案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下方連結的全文。
簡單來說:
1,我要求教育部,政府不能讓選手受到賽事不公和獎金縮水的雙重傷害,賽事不公不是政府的錯,但是獎金追認,政府一定完全站在選手立場,完全回溯到2008當下就是金牌的情境。
2,教育部林騰蛟次長非常開明知理,承認獎章獎金辦法沒有考慮到作弊追頒的問題,於是次長在很短的時間就修訂了辦法,並且回溯既往受害的得獎人:
1)全額回溯
2)可以重新選擇一次或月領
3)重新選擇後,並補足差額
第3)項是比我想得到的更令人滿意。
這幾天很多平常不關心體育、只搞政治分化的帳號,故意留言問[政府做了什麼][你做了什麼],這只是一個案例,比賽成績會證明台灣體育進步了多少、選手教練的信任度增加了多少!
沒有成績,我們講破嘴也沒用,你們這些政治帳號,根本什麼也不想知道。
#陳葦綾教練
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10209611229957666&id=1835962972